2025年1月27日 [email protected] 鴻運來文: 按:在電郵草稿箱中偶然發現了這段回憶文字,聊供一粲。我不會將電子郵件轉換為Line message。若方便,請轉寄給文中提及的同學。謝謝。
北淡線上最後一班青春列車
我們四個人,坐了九點五分回台北的火車。車廂一邊面向淡水的方向坐的是君貞及玲君,炳南跟我並坐於面對台北的位子。火車停在關渡站等待錯車。窗外的觀音山已成一片巨大的陰影,對岸路燈依然閃爍,天上有些疏星。我們在車上聊些什麼,我早已忘了,但這一幕始終在我腦際存留,這班火車在我青春歲月上劃上了完整的句號。四十年來記憶不曾稍減。
彼時大概是畢業後的第二年初春,君貞北上可能是籌辦婚禮,而玲君剛在建築公司上班。阿南受完基礎憲官訓練,官拜憲兵少尉,打電話告訴我他抽到了金馬獎,即將遠赴金門。我當然要請他吃頓飯,剛好二林都在台北,於是相約赴淡水吃飯。
阿南穿上了憲官短夾克赴約,精神抖擻,好不神氣。淡水火車站常駐兩位全副武裝的憲兵,均上前來行軍禮向長官問好。這是第一次我見到一條槓的少尉居然那麼威風。調往金門純粹是藉口,只是要我請吃飯。他受訓後分派到信義路的美國在台協會,負責憲兵排警戒勤務。而我剛好在仁愛路的中廣公司上夜班,晚上上班前或早上下班後有時去找他聊天。有次見他晚間集合時教訓士兵,威風凜凜,使人不寒而栗,完全不像學生時代平易近人的他。中廣的憲兵崗哨也歸他管,有天夜裡他坐吉普車巡哨,特別從樓下打電話給我。在會客大廳中,我見到了戴短槍的憲官阿南。夜裡,我在大樓裡守著麥克風按時播報新聞,他卻帶著手下憲兵坐吉普車一路巡哨。五虎崗上四年同窗如今開始各奔前程。
北勢溪之旅
有一次去北勢溪走山,從坪林入山,夜宿山裡漁光國小分校的兩間教室,隔天從宜蘭頭城出山擠火車回台北。翁坤根及陳振南二人事先負責探路,聽說兩人在山裡差點迷了路。我們一行在漁光小學歇息,過吊橋下溪流濯足於清淺,縱情於深谷。晚上山中大雨,在教室中暗淡的燭光下聊天聽音樂唱歌。隔天早上天雨仍未停止,起灶生火是一大問題。
沒想到一大早我們都還沒有起來, 阿南便獨自一人在室外的屋角裡升起火來,等我們起來後,熱稀飯醬瓜已經都預備好了。這次40年同學會,兩天的早餐我喝了多碗稀飯吃了很多醬瓜,一來多年不曾吃到這樣的早餐,二來也是懷念40年前北勢溪之旅,感念阿南當年殷勤的服務與誠摯的友誼。
分享給:徐炳南、陳振南、翁坤根、林玲君、還請玲君轉給君貞。 林玲君說: 糟糕了,全無印象。君貞依稀記得一些。 回說: 老了,你記不得的,忘了的資訊,可能存在別人的相簿、USB、檔案、或記憶裏。 而碰面時,有人會說給你聽!那些昔日的聲音、影像、青春,還存在他腦海裡。 這就是為什麼同學要聚會!
p*.s. 2021年元旦剛過,和秀月南下參加林碧津的告別式。回來後看到同學在Line中分享一的些資訊,見其中的一小段,有感而發做了記錄。*
2021/04/30 為什麼同學要聚會? 興許是「相見本無事」
*-林碧津: 請問,最近很忙嗎?好久沒你的消息了,靜芬說想邀大家來我的新家聚聚,能抽空嗎?
-陳梅燕: 雖然美食很吸引我,但我最渴望見到老同學
-林碧津: 我們吃簡單的素食,主要是聚會*
鴻運還提供:原野三重唱-船歌 (裡面有我們唸書時,淡水河、山與船的景色)
年少的青春是成塊的,看得見摸得著 而今的青春是細碎的,散在眾人記憶裏 其中有一群,曾將青春一起大把揮霍-叫同學的 或邀相聚, 只因透過歡聲笑語 能拼湊流逝中,青春的回憶 雖不能至,心嚮往之-祝大家 歡笑情如舊,努力加餐飯。
2025/08/30又記: 2025/08/28在西雅圖看完太平洋落日,隔天下午啟航 當晚正是七夕夜,本想觀星看織女牛郎,無奈天象不佳,只好回房看張鴻運提供的七夕詩詞,期望明晚或有明月: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情人怨遙夜,竟夕起相思。滅燭憐光滿,披衣覺露滋。不堪盈手贈,還寢夢佳期。 張九齡《望月懷遠》
張鴻運回說:这使我想起50年前北淡線上,關渡平原的夕陽。
是日@夜深忽夢少年事 和唐奐、鄭平三個人從淡專前的斜坡下水,游過河溝上到淡水河的沙洲,挖峆蜊、散步、看夕陽落日。 又夢見鄭平在一銀總行電腦部工作,我去找他,兩人一起去午餐;唐奐還記得但鄭平的樣子已經有點模糊了。那是1974還是1975年的事呀?想不起來了。 (唐鄭是合經系同學,鄭平很早就癌逝了,貞凱說:應該是1975年夏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