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67歲的Svante Pääbo 斯萬特·帕博是瑞典生物學家、進化遺傳學權威專家,而他的爸爸是1982年諾貝爾生物獎得主Karl Sune Detlof Bergström蘇恩·伯格斯特龍。
人生就是一個演算法,向明天望去有無限種可能,但都屬於概率。而回頭看看皆已成定局,往上溯源只是單一條線。
女人卵子的數目,在出生前就已經決定好了。當胚胎七個月時,會擁有一生中最多卵子數,七百萬顆。 過了這高峰,數目就一路滑落。滑落的原因倒不是卵母細胞不再製造卵子,而是卵子自行篩選、凋亡,去蕪存菁。簡單地說,就是自然淘汰。女娃娃一出生時,約只剩下二百萬顆,初經來潮後,剩四十萬顆,到了更年期停經時,就只剩下一千顆以內;待卵巢枯竭,覆巢之下無完卵,體內不再有卵子。以這種速率計算,女性每個月大約要流失五百到一千顆卵子。一般而言,女性每月約排出一顆卵,終其一生也只不過排出四百至五百顆卵。換句話說,其他近七百萬顆卵全都自我毀滅了。
反之,男性終其一生約可製造一萬億隻精子,通過功能強大的顯微鏡可以得知,人類的平均一次射精量(約半茶勺)約含2.5億個精子。但經過關鍵的精子競爭之後,最終能夠泳度難關到達終點,拔旗奪標的只會有一個。
人生就是一個演算法,向明天望去有無限種可能,但都屬於概率。而回頭看看皆已成定局,往上溯源「卻」是單一條線。
我們可以知道多少位自己祖父、曾祖父、曾曾祖父..的姓名呢?你知道順著這條線的前面第30位祖先住過那裡,經歷過什麼事嗎?往前第100個或第五百、一千個呢? 假設用20年作為一個世代來估算,往前第30個(簡稱30B)就是生活在1422年的小伙子,那一年明成祖宣佈動員親征漠北,他在軍中嗎?還是做後勤呢!他知道、談論過這些事嗎?100B那位呢?當時正是王莽篡漢,綠林軍將起,社會動盪不安的時候。那200B呢?才往上數兩百位以前的老祖宗,那時候鐵器鋼剛被人類發現與應用,他搞不好連銅器都無緣見過呢!當時在黃土平原上有個叫鯀的頭頭,因治水無功被殺,他的兒子禹繼承父業,領導治水。不知道這位200B在做什麼? 不過,無論做什麼,都跟你我一樣,日出日落,只是一天一天的在生活著。
「李娟」的《遙遠的向日葵地》「我們還是和千百萬年前一樣, 生存在憢幸之中。豐收並不理所應當的屬於勞動。」
一樣是67歲,我只能記得祖父、曾祖的名字,他卻已經認識到兩三千代前的老祖宗,偉哉斯人,是該得諾貝爾獎。
引用參考: * 醫二三事/女人卵子數目 出生前就決定好 | htw 2022-10-05 海闊天空
p.s.
如果問起你的曾祖父,他應該知道他的爸爸或祖父的名子,如果可以一路這樣問上去,你就會串起30個、300個...到第2000個老祖宗的名字。 而那位2000b,還有他的親戚朋友,認識的與不認識的,我們現在就稱呼他們是「丹尼索人」。 每個人回頭看去,串起來的這些名字,就是一條長長的單線。已成定局。 而明天則有無限種可能,但都屬於概率。 人生,就是一個演算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