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老同學Line聊天,說:剛做好的作業,還沒交卷。與您分享。
貞凱兄說:看了嚇了一跳,這種高水準的作業。還好我已經不用再當學生了
其實水準高低是看跟什麼相比?比五十年、五百年或是…,比現在當只是一般。我在Line上回話:
我是要說:我們五十年來天天看著一些人、做著一些事,跟著慢慢變,對其區別的感受不大。 但就像忽然見到五十年不見的老友,看到現在年輕人的學習方法,想著我們五十年前做過的事,對比感就很強烈。 就像我們孫子習以為常、理所當然的拿起遙控器,划手機、划面板,很難想像我們是怎樣上課抄筆記一樣。
當然我們不是要「佩服」年輕這一代,而是對歲月迍邅,人們經驗的積累和處世的能耐,有更深一層的體會。
記得我們去年住阿里山賓館,喝Hennessy的晚上嗎?我帶著抄寫辛棄疾的《水調歌頭‧醉吟》想和大家分享的就這意思:
四座且勿語,聽我醉中吟。池塘春草未歇,高樹變鳴禽。鴻雁初飛江上,蟋蟀還來床下,時序百年心。誰要卿料理,山水有清音。 歡多少,歌長短,酒淺深。而今已不如昔,後定不如今。閒處直須行樂,良夜更教秉燭,高會惜分陰。白髮短如許,黃菊倩誰簪。
「而今已不如昔,後定不如今」是正話反說,如果這樣為真,那應該是我們划手機,現在的小孩拿筆抄筆記才對呀!
這反說的話是自白居易在《東城尋春》先講的:
老色日上面,歡情日去心。今既不如昔,後當不如今。 今猶未甚衰,每事力可任。花時仍愛出,酒後尚能吟。 但恐如此興,亦隨日銷沉。東城春欲老,勉強一來尋。
是一方面見識著時代的變化,一方面體會到古人其實早都見識過,雖然時空背景不一,內容誠然不同,但其衝擊、感受根本沒什麼差別。真要佩服的是:我們費半天力氣還講不清楚,說不明白的東西,他倆三言兩語就勾勒出來。真的是「時序百年心。誰要卿料理,山水有清音。」
後來又分享了這話:同學張鴻運line來的,說:
這家軟體公司叫Rask AI,創辦人為Maria Chmir,能把影片中說的中文翻譯成六十種外文,不但仍用你的聲音,並且改變唇形。目前接受收費服務。 科技進步到這個樣子太可怕了。某個人沒說過這個話,也可以造假,好像他真的說這個話。 以後見到視頻說的東西都不能相信。